微信名字昵称好听(我都三十好几了,她还让我改微信名)

频道:营养膳食 日期: 浏览:130

微信名字昵称好听(我都三十好几了,她还让我改微信名)

在学生还小的时候,家长负责学生的衣食住行,学生的作业也经常被家长辅导,几乎全部事都是被家长安排。当学生逐渐长大,逐渐有独立意识,想要独立空间后,家长就应该逐渐放手,多给学生一点私人空间。
但是部分家长却做不到真的放手,依旧时时刻刻看管着学生,学生出门在外也要时刻向家里报备,只有将学生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才是最好的。个别父母即便学生都已经毕业多年,甚至成家立业了,还被家长管教。就像这位毕业生吐槽网名的问题一样。
“我都三十好几了,她还让我改微信名”,有些家长真的没有边界感
当我随便在网上搜索,不论是发帖人,还是评论区,都有很多子女诉说着自己的痛苦,感受着来自家长的窒息感,事情多数都是大同小异,但是评论的学生好像数不尽一样。
有大学生分享自己线上面试,明明都提前跟母亲说了让她不要打扰自己,但她还是端着个水果推门就进来了,然后他的面试就没过去。有同学评论说她其实并不是送水果,这就是控制欲的表现。
家长对于学生的控制欲几乎包含了学生的方方面面,在衣食住行上,吃什么、穿什么,留什么发型,用什么样的微信头像和微信名字。在学业和就业上,例如直接让学生报哪个大学,选择什么专业,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等。
即便家长不能直接安排学生这些,但是也会窥探,其实窥探也是控制欲的一种表现。例如窥探学生的日常,和什么样的同学交往。就像这位家长对于早恋,也不被允许,毕竟部分家长对于早恋也很开明,还会引导学生正确交友。
被家长控制的学生:叛逆、妈宝、八面玲珑
任何学生都不喜欢被家长控制,特别是当学生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如果家长侵犯学生的私人空间一次两次学生还有耐心,但是次数多了,学生就会逐渐受到影响。
一种学生是叛逆、反抗类型,他在小时候会用哭闹来反抗,但是当学生长大了,就学会和家长唱反调,或者吵架或者不说话,甚至离家出走。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庭教育几乎无用。
第二种就是绝对听话,家长说什么,自己就做什么,没有自己的想法。在小时候就被家庭控制,即便成年了也会留在父母身边,成为“妈宝男”“伏地魔”,几乎不会长大。
第三种就是学会了隐藏自己。这种学生的家长自以为自己的教育十分成功,学生总是乖巧听话,符合自己的期待。但是这只是他们想要让别人看见的样子,假的样子也总有暴露的一天。
在家长眼中,只要是自家的,就永远都是孩子,永远都不懂事,家长总是用“我都是为你好”来开展教育,只要学生有行为脱离了自己的控制,家长就会不满意,甚至搞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令子女很是头疼。
其实家长的那些话语,就是属于控制欲的表现。于是有家长就不明白了,我那是关心他,怎么就是控制了呢。这部分家长就掌握不好其中的边界。
家长要有边界感,绝对控制只会越搞越糟
首先家长需要明白什么是关心,什么是控制。首先就是过度包办,对于学生予以事无巨细的关心,即便学生都已经上了高中,对于学生的穿衣、吃饭还是进行详细规定,动不动就把这不行、那不行的挂在嘴上,这样就是一种控制。
其次就是过于严厉,让学生做到言听计从,只要学生有反抗的想法,家长就会生气。甚至逃避的想法都不让学生产生。最后就是和学生“较劲儿”,总是和学生反着来,这一类的父母虽然不会打骂,但是会从精神上折磨他们。
相比于上一代的家长,这一代的家长由于经受过痛苦,所以就不想自己的学生也和自己遭受一样的痛苦,所以在家庭教育上就开明许多。首先做的就是给学生自己的空间,不经过学生允许,不会进他的房间,不乱翻他的物品。
如果学生调皮,也会教训他。但是事后也会和学生讲道理,对于这样的家长,学生不会和父母生分,反而能更加懂事,与家长的关系也就更好。家庭关系和谐,教育出来的学生三观也特别正。
笔者评价:
家庭教育的好坏并不在于家长学历的高低,农民家庭也能培养出有素质的大学生,清华教授也会教育不好子女。相比于学历,家长是否明事理才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百家快评第二季#
话题:你是否被家长控制?你会如何教育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