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年味儿,让孩子过一个仪式满满的中国年

频道:健康答疑 日期: 浏览:34304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年味儿是越来越淡了。

穿新衣、贴对联、放鞭炮、包饺子、走亲戚、逛庙会……

可是现在,一切都变了:

  • 有了过年不打烊的大型商超,再也不用费劲心思囤积年货;
  • 任何时刻都可以卖新衣服,再也无需等到新年才气穿新衣;
  • 年夜饭可以到饭馆定,想吃妈妈的口味儿都难了;
  • 也不需要再给尊长叩首贺年,也没了能叩首贺年的尊长。
  • 再也没有一家人围坐炉火前,一起守岁看春晚。
  • 饺子有速冻的,年夜饭有半成品,可以用胶水贴对联,也不用熬浆糊了

。。。

固然,也没有了那么多的繁文缛节。

过年越来越精简。

精简的不仅仅是过年的仪式,精简的另有对过年的期许。

什么是仪式感?

仪式感是一种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是很虚,很矫情的器械。

仪式感就是在某一个对自己有意义的时刻,做一些稀奇的仪式从而使那一个时刻与众差别,同时增添自己的幸福感。

仪式感不需要繁文缛节、大费周章,也许只是那一点小心思、小专心:

一份专心准备的生日礼物,一次精心安排的家庭出游设计,一顿破费心思大餐。。。在这些看起来“穷折腾、瞎讲求”的仪式感里,孩子感受到的是幸福、感恩和尊重。

你永远不知道孩子有多需要仪式感!

那么怎么样才气让孩子过一个仪式感满满的中国年呢?

1、给孩子讲述春节的民俗文化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差别。

春节时代的庆祝流动极为厚实多样。

舞狮、舞龙、游神、押舟、年例、逛庙会、逛花街、赏花灯、烧炮、烧烟花、掼春盛,也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

可以凭据自己当地的特色民俗文化,查找一些资料,给孩子讲述春节的来源。

若是当地有民俗文化演出,可以抽闲带孩子去观光一下,顺便给孩子解说这些民俗文化的来源。

2、带孩子背诵这些经典的童谣

童谣是知识的百宝袋,蕴藏着人类语言的珍珠。一些经典的童谣,不仅包含了传统的民俗风情,还朗朗上口。

如腊月歌、正月歌、小花猫过新年,贺年歌等等。

3、带孩子一起采办年货

家长可以凭据孩子的差别岁数段来决议孩子在采购年货这个环节的介入度。

小点岁数的,可以适当采取孩子的商品挑选的建议,稍大一点(7岁以上)可以和孩子配合协商采购设计;再大一点,就可以全程介入了。

采购设计的制定,商品种类的挑选,排队,结账,回家后的分类收纳都让孩子介入。

从而让孩子在实践中磨炼统筹规划及理财能力。也让孩子明了,春节不仅仅意味着放寒假,贺年拿红包,另有怙恃的辛勤劳动。

4、带孩子一起贴对联

买张红纸,带着孩子一起,剪窗花,写对联,到了三十那天,再跟孩子一起贴对联。

顺联给孩子讲讲对联的来源、张贴对联的讲求,以及对联中的对仗及平仄。

不仅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形式的教育。

5、带孩子贺年,不要忘了给孩子压岁钱

贺年除了可以联络感情,也是孩子磨炼社交礼仪的好时机。

压岁钱绝对是年味回忆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体现的是尊长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尊长的尊重。

孩子收到压岁钱的时刻,肯定是快乐的。

然则,家长万万不要转手就把孩子的压岁钱收走了。

可以带孩子在银行开户,将钱存入银行,而且告诉他,这是你的压岁钱,你未来可以用它做有意义的事情。

若是压岁钱在孩子手里只是走了一个过场,孩子对压岁钱这件事也就不再有了期待。

这些看起来普通,却有仪式感的小事情,会为孩子注入幸福和温暖。

在若干年以后,也将会成为他心底最柔软的影象。

在长大成人的那天,岂论履历怎样的风雨,都市依附这些噜苏却深刻的影象,感受到来自心底的幸福。

来源:基因口服胰岛素

有一种冷,叫老人觉得你冷,冬季穿的太多警惕给孩子“捂”出病

今天看到这么一幕,我乐坏了。 你没看错。这不是个“球”,这是个孩子。哈哈,一个3岁不到的孩子。 除了秋衣、保暖衣,还穿了棉衣,外套和大衣。爷爷还怕孙子冷,又加了围巾帽子和口罩。 孩子走起路来,就像一只摇摇晃晃的小企鹅。 神似吧? 有种冷,叫爷爷奶